关键词:国王与小鸟 保罗·古里莫
故事讲的是一个虚构的机械科技极其发达的王国,国王性格乖戾,至尊无上,穷奢极欲却又生性多疑,动辄就将人打入地牢(是用按钮和活动地板,让人跌入地牢),就连他的心
故事讲的是一个虚构的机械科技极其发达的王国,国王性格乖戾,至尊无上,穷奢极欲却又生性多疑,动辄就将人打入地牢(是用按钮和活动地板,让人跌入地牢),就连他的心腹密探探长也在劫难逃。他喜欢收集画作,也爱让人给他画肖像,但可惜他是瘸子又是斗鸡眼,为他画像的画师因为画的太真(腿和眼都画)或因为画的太假(画的很完美),所以总是下场悲惨地被打入地牢,只有一个画师把他画成了一条腿踏在石头上举枪瞄准猎物方才幸免于难。某天在国王的秘密公寓里,一个画家正为国王肖像加上最后的笔触,但是他忘了先画一个笼子,所以这幅肖像被已故国王的灵魂所占据。霎时,所有神秘的现象出现了:国王画室里的画作上的两个人物——牧羊女和扫烟囱的小伙子从画里活起来,互相坦承对彼此的爱。但国王的肖像却逼迫牧羊女与自己结婚,双方的争吵把真国王引来。讽刺的是,真的国王却被画里的国王也打入了地牢,假国王的脾气性格和真国王完全一样,但统治手段更为邪恶,他派出pol.ice追捕同样逃出画作的这对恋人。于是为了逃避pol.ice的追赶,扫烟囱的小伙子和牧羊女这对恋人在小鸟的帮助下开始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最终由于小鸟被抓,小伙子和小鸟也被关进地牢。他们团结了在那里的老百姓,冲出了地牢,在国王与牧羊姑娘的婚礼上推翻了国王。《国王与小鸟》下载观后评论:
勉强及格。来自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作品里有不少对权力阶层的讽刺,而且不惜在剧情里掺入血腥和诡异,这点在本片里得以延续。多次出现的台词——牧羊女总要嫁给国王,书里都是这么写的——显然“书”也成了戕害个人意志的工具,这导演的“革命性”更彻底,如同片尾被机械巨人彻底砸烂的华丽繁复的国王城堡。全景式的、诡异角度呈现的空旷城堡,除了省成本,也营造了类似科幻电影的压迫感,虽然主线有不少剧情就是无趣的追逐戏,但编导恣睢的想象力跟配乐,还是起到了很好的点缀,这片子影响了太多后来者,从《钢铁巨人》到《画之国》等等,甚至吉卜力(有很多特别的飞行元素)。电影制作过程跨越三十年,可画功上的局促还是很明显,尤其狮子丑毙了,还有些莫名其妙的冷场戏,比如巨人往那一战,就给好几个人们吓得四散的画面,莫名其妙的啰嗦

路易八加八国王觊觎油画上的牧羊女,牧羊女和黑人烟囱工人从油画上逃走私奔,国王从油画上爬出来施行专制,封建城堡上现代广播系统宣告国王的无耻命令,傲慢使艺术变成千篇一律的国王雕像,仿若巴士底住满从没见过阳光的穷人,他们会把小鸟叫成狮子,底层盲人用音乐抚慰躁动的狮子,精通人类语言和鸟语狮子语的小鸟鼓动狮子起义革命,他的妻子被国王枪杀了,他说国王把为你们养羊儿的牧羊女抓走了,最后小鸟夺取了铁甲机器人,砸碎了封建城堡,在文化的废墟上,铁甲机器人坐成思想者,打开小鸟的笼子。

看到最后其实最恨的是那只挫鸟,破坏欲十足的阴谋家 煽动手段也是连哄带骗。一朝小人得志“别怕孩子,爸爸是懂技术的”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就这样无意义的毁灭了,它倒是长着翅膀能够接着环游世界,留下了饥肠辘辘的人民和一片废墟。建筑风格神似《纪念碑谷》,刚好满足了我对童话世界的全部想象,尤其是室内碰碰车和城市中的摩托艇水道——简直天马行空。值得一提的是配乐作曲家是沃伊切赫.基拉尔,我关注已久的波兰音乐大师,没想到在这种老动画里不期而遇,真的太美了!

全片最聪明是那只鸟 他煽动狮子的理由是 牧羊女守护的羊群本该给你们吃 国王现在锁着你们 那些羊就给狼吃了 可是这些狮子也会因为音乐而放弃甚至忘记饥饿 这又是人性中良善的一面 随处可见的开关按钮显示大臣不过是个任人摆布的零件 利用后弃之如敝屣 就好像销售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一般机器人是走狗啊 可是反被利用毁坏了资本过后呢 革命带来的是无尽的毁坏啊 缺乏重建的过程 最后机器人捶烂那个小小的鸟笼真的绝妙

资料馆2019年7月片单,当天好像因拍摄而错过。久远的年代感与上译配音,为影片做了赋魅。zz寓言及抽象化、极端化的善恶对比更加重了这份魅力的引力。但就影片质量来说,可以称得上“不过如此”。战后重建大背景下,叙事无可避免会带上目的性,偏向技术展示、魅惑展示而忽视叙事、节奏,这等影片能够撑到今天,我是蛮吃惊的。仅举一例,更早其25年前的《大都会》,真正做到了超越时代的表意。

全片处在一种压抑又揪心的感觉里看完的(不知道和观看时的心情是不是也有关系);鸟从电影前期的帮助者的身份,到自向着老虎们演说那一幕时开始转变为了革命煽动者的身份,开着机器人摧毁了城市(这时似乎它对扫烟囱的少年、牧羊少女、还有城市里的居民野兽们都没有那样在意了),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天亮之后,废墟上只剩下了机器人和一只又被困住的小鸟,别的人们和那只鸟儿哪里去了呢?

儿时印象深刻的动画。在我幼小的大脑里还没有形成浪漫和奇幻的概念时,这部动画成了我最直观的导师,这种近乎盗梦空间式的概念植入,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法理解,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从网上看看这部动画,然后评价没什么意思的人更没法理解。后来的天空之城,ICO,旺达与巨像这些达到艺术品水准的动画和游戏里都能看到这动画的影子。
隔了十几年了都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这部电影,夜深人静中扫烟囱的工人与牧羊女互诉衷肠,当时的中配语调配上法国人浪漫的台词,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莎士比亚。还有在狮虎监狱中,拉琴的盲人呐喊着光明的未来,真正看不见的他却是唯一一个对“看不见“的未来充满希望的。我想大概几年后我会再看一遍这部电影,到时候一定又会有新的理解。
这既是一部可以给小孩子看的怪诞动画,也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饱含隐喻的内涵动画。太多的影射不断给人一种震撼感。无论是国王、革命者还是地上、地下的人们或者是蝙蝠人、媒体报道者与狮子、小鸟,什么爱情故事根本不重要了。现在的动画很难包含这么多深意了,不愧是经典动画啊。不过7、80年代设计的机器人现在看来挺丑的。
很小很小的时候肯定是看过本片的。但除了巨大机器人之外似乎什么都不记得。现在有机会重看上译经典配音高清修复版。原来剧情内容这么丰富啊!都不记得里面还有个牧羊女。还有,宫廷画师是故意的么?把国王的帽子画的这么绿,翠绿翠绿的,明明头戴的是金灿灿的王冠啊。怪不得他被国王丢进陷阱里O(∩_∩)O
8/10。权力者通过棋盘、猎枪、地牢和秘密警察来奴役民众,底层流水线地赶制君王肖像,婚礼上媒体广播言语美化暴政,警长被投入陷阱后仍对主子效忠,君王的自恋达到病态(表现他丰功伟业的雕像,改掉画上的斗鸡眼),但结尾机器人满目愁容地摆着罗丹思想者的姿势,萧条的景象又反思了法国大革命的摧毁性。
特别好!特别棒!不只是童话的童话!本来只是打发时间看一下啦,一般童话到国王自负、残暴,却被画家钻了空子逃过一劫,显得人民群众机智活泼,也就完啦,最多后面加些国王改过从善或被人民制裁的情节。就落俗套了。这片不一样,国王凝眉一盯“有瑕疵的”画像,冷漠的脸色又倏然转晴,观众(我)放下提
人民用统治者的武器打败了统治者,解放了自身,砸碎了禁锢自由的鸟笼。太革命了。另外对于人民与皇帝的生活环境老让人想到大都会中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环境。导演难道是对于大都会的调和主义做革命的回击么?只是电影中的革命也就仅仅打倒了独裁,砸碎了牢笼。并不涉及之后的事情,到底还是浪漫了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