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天堂希望 尤里西·塞德尔
天堂三部曲之希望。主角是《天堂:爱》中的女主角特瑞莎的女儿。这个13岁的女孩肥胖又无礼。当她的妈妈前往肯尼亚度假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奥地利的减肥夏令营。在这个夏
天堂三部曲之希望。主角是《天堂:爱》中的女主角特瑞莎的女儿。这个13岁的女孩肥胖又无礼。当她的妈妈前往肯尼亚度假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奥地利的减肥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她爱上了夏令营的负责人。这个男人比她大了整整40岁,关于他,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医生。因为今后不可能在一起,医生拒绝了这个小女生的示爱……主演:Melanie Lenz Verena Lehbauer,天堂希望电影高清在线观看、迅雷下载。
《天堂希望》下载观后评论:
作为荤菜导演尤里西.塞德尔的天堂三部曲最后一部,塞德尔难得一见的来了一道素菜.......千呼万唤的“疯狂时刻”没有到来(所谓疯狂时刻指塞德尔喜欢在电影临近结尾时上演一出疯癫,狂暴,情色,裸露,病态,扭曲的戏码来让情绪彻底爆发,比如《天堂.爱》中的黑白混战,《狗日子》里的羞辱大戏,《进出口》里的调教妓女……)而本片中最后的关键时刻,医生只不过是把醉酒的梅兰妮放在森林里,然后自己像狗一样嗅遍梅兰妮全身后躺在了梅兰妮身边,没有亲吻,没有侵犯,没有自慰,没有暴力,没有发泄,这在塞德尔的作品里可谓超凡脱俗……这样一个充满隐忍与克制的故事和人物关系也映衬了希望的名字,没有毫无节制的性和滥交,没有宗教狂热带来的冷暴力和病态扭曲的欲望,一切都是朦胧而神秘的,就像最后森林里的那场戏一样,散发着神秘主义气质。

天堂三部曲之三,视觉从姨妈转为女儿,情欲像蛇一样游走在道德的湿地,结尾那通未接来电回应了第一部妈妈那通未接来电,母女的命运联系跨越时间早早成为一体,姨妈也一样。片名里的爱,信仰,希望就是她们设法在做却永远无法得到的东西。也来说说导演,他擅长用场景塑造人物,用人物与场景的关系塑造风格,但从前作看下来,每部评价都会低一点,退步在于:影像的风格越明晰一些,主题情感就会倒退多少。镜头似乎比人物本身还重要,一切沦为框的道具,用其他导演的作品举例,级别从《犬牙》掉至《腊肠狗》。取景好,构图好,距离折中,处处保持对称,但人造的静态意味过于无聊,色调也沦为单调,像是一张张人像照,框框,边线,沦为景观的一种。演员多使用胖女人,裸露的肉体,焦躁下垂的精神,没答案没出口,像被强迫活着,是一种让人无法开口的暴露。

到了《希望》这一章节,塞德尔的“文化基因决定论”已然十分清晰。对于那些生活在西方宗教主义国家中的孩子们来说,愿望的求而不得显然是因为《爱》与《希望》与《信仰》这三者之间的距离相隔甚远,而她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时时踩不对点:母亲打电话时女儿在禁欲减肥,女儿打电话时母亲在纵欲享乐;而女儿偷偷寄给“父亲”的情书不是得不到回音,就是被世俗意义上的伦理道德明确地拒绝。训练营中的纪律标准与青春叛逆期里的恣意放纵形成自然而鲜明的对比,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似乎必须在母亲的“爱”与姨母的“信仰”之间做出选择。在塞德尔的电影语境里,思想的同化等于身体与行为的同化。海报里三个女孩目光一致地坐在替补席上,不知怀揣“希望”处于中间位置的女主角如何解答这一复杂的浮士德难题。

三部曲里最喜欢的,能在电影里这样赤裸的展露青春性欲望的国家真令人羡慕。影像风格上延续前作,肥胖依然承载了膨胀欲望的隐喻,固定中远景长镜头与反复且秩序化的减肥训练营造青春无聊麻木的困境,唯有独自去偷欢之时以手持镜头的摇晃突破这僵硬。最妙的依然是荒诞幽默感,医生那场戏拍的太好,停顿一次在观众窥视欲被吊起之时,以漫长的主镜头拖延情绪,最后为猥琐的性爱场面赋予了极强仪式感,那像是一场性爱意义的路边野餐,他如野兽一般舔舐猎物。结局保持开放的暧昧性,字幕出现咀嚼食物的声音却不断,食色性也,生命不息,青春只是这场与性欲望对抗的开始。

复健062.这部可爱哦,不过这姑娘和这妈也都够惨的,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同样的爱而不得,而这个时间的错位让内部的沟通都没有了。两个女孩躺在床上讨论医生的时候真的好灵动,“我想抱他但是不敢”,”你爱上一个人后好可爱”,是那种勇敢害羞禁忌懵懂夹杂着的少女心事。医生的角色也好,一直徘徊在边缘,树林里像野兽一样嗅女孩的气味。构图非常工整,L型走廊和轿车那场戏我很喜欢。

并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但有几个镜头非常触动我:青春期的孩子疯在一起,医生破门而入打断聚会;梅拿着听诊器听医生的五脏六腑;梅说我觉得他离我很远,我只是想抱住他;树林里的拥抱;医生拒绝见面,梅再次抱住他哭着问为什么,这一问我看到了17岁的自己;打给母亲暂接不通的电话。名为希望,没有希望。

6/10。爱无能则性无能,无论在酒吧或森林,想迷奸梅兰妮的青年被医生制止,森林深处嗅遍她芳华的医生却平静地躺在旁边,联系几次女儿打给母亲电话的求助失败,暗指情感的匮乏,所谓的天堂只不过色泽单一、框线棱棱角角如禁闭室的公共场域,唯有独自踏青、厨房偷吃的反抗时刻使用手持打破重复性的镜位。
不应将赛德尔的镜头描述为冷酷和批判的,事实上他的优点就在于能不带一丝嘲讽去观察他的角色,并展示他们如何失败。天堂系列的终章[希望]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批评当下文化对身体围剿式的品头论足,二是描述初恋。两重希望最终都破产了,但之间的关系却不明朗,因为爱情的旁落并不因肥胖,而是因伦理。
天堂之三:如果说天堂三部曲的前两部爱和信仰分别体现在放纵(纵欲)和约束(禁欲)这背道而驰的两方面,那么第三部希望就体现在影片中的靠纪律来减肥(一群未成年的胖孩子在减肥夏令营)和靠理智来驯服欲望(院长拒绝了女孩的求爱)上。希望将故事设置在少年身上也是一种宿命有规则的延续。
没想到尤里西的天堂三部曲我居然最喜欢这一部。一个13岁小女孩无望的爱,不断地被给予鼓励和希望,又被一一的剥夺和毁灭,那种微妙的、不可言说的情绪和少女心。总也接不通的电话和孩子们的疯狂派对与前两部形成了呼应,片名一如既往地充满讽刺,尤里西对镜头语言的审美真是深得我心。
肥胖女的爱情希望破灭,三部曲的终结。依旧延续前两部冷静发指的镜头风格,故事依旧强调着惊人的秩序感和模式化,如加工工厂流水线的工具,而不再是人。一排排肥肉的展览,“如果你感觉快乐,你就拍拍你的肥肉”难道胖子就没有爱情?医生将其拖往树林的闻遍,就如一只狗在闻一堆肥肉。
三部曲终于看完了,从第一部“爱”的直白到第二部“信仰”的怀疑,始终都通过人的感官刺激去跟随导演理解剧情,第三部“希望”就平白得多了,减肥夏令营的作息记录,少女性朦胧的心理,导演最后把片名定为“希望''的意义是否在于“人最后的解放只能靠实现自我不再为他人而活?”
三个女人三个故事,《天堂:希望》轻松明快,言过其实,正面背面固定镜头为主,不带欲望的直视,心理变化简单直接,保持距离。希望讲的是诱惑:食物,变瘦,初吻,爱……一切都还没到时候。希望离开了爱和信仰,像进了监狱的囚犯,教育变成从虐待到习惯被虐待到惯性自虐的管控。
详情